本报讯 5月6日至8日,北京大学百年华诞之际,由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汉学研究国际会议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
这次大会的宗旨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开放的态度,把中国传统文化放到世界各民族文化大格局中加以研究,努力运用新的成果,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服务。会议的主题是:我与汉学研究。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回顾近百年汉学研究成就,展望二十一世纪汉学研究前景。
此次会议是一次高层次、大规模的学术会议。与会学者中不乏汉学研究的大家、名家,如杜维明(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斯蒂芬·欧文(哈佛大学东亚学系系主任)、饶宗颐(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康达维(华盛顿大学前系主任)、清水茂(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王叔岷(台湾中研院院士)、魏丕信(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座教授)、柳存仁(澳洲国立大学教授)、王靖宇(斯坦福大学亚洲语文系前主任)、季羡林、张岱年、宿白、任继愈、何兹全、王锺翰等。会议收到论文提要近200篇,60多万字。北京大学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先生,对这次会议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关注,都表示要出席会议,但两位老先生却在这次会议开幕前相继去世,使人倍感哀痛。
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在汉学研究国际会议开幕式上讲话,他热情地期望:“以这次汉学研究国际会议为契机,增进同世界各国汉学家的了解和友谊,加强交流,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一起担负起把汉学研究推向新阶段的光荣使命。”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汉学研究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古代先哲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和而不同”即“多元互补”。“多元互补”是中国文化凝聚力的表现,也是中国文化得以连绵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多元的文化形态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他说:“中国人从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深切地体会到,文化形态是多种多样、丰富多采的,而不同的文化形态又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交融的。推而广之,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也应当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汉学家们正是担负着文化沟通的崇高使命,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美。”